《克莱因壶》读后感

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的,前面一半的内容节奏缓慢、稍显沉闷,后面的内容悬念迭出,紧张感拉满,很想快点读完,揭开谜底。小说的内容很像《盗梦空间》的情节,可能更加真实,让你根本分不清是虚拟还是现实。我不止一次设想自己深陷其中的话,如何证明自己身在何处?我想确实是没有办法,虚拟世界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消失的13级台阶》

第一次读日本作家高野和明的推理小说。《消失的13级台阶》这本书刚翻开第一页,作者的文笔就吸引了我,采用第三人称叙述,却巧妙融入了第一人称心理,树原亮在恐惧中的心理与身体反应描写得非常细致,画面感强,在阅读时自然而然代入他的处境和情绪。整本书语言简洁凝练,节奏紧凑不拖沓,情节推进富 ... 继续阅读

看《三国的星空》

国庆假期第五天,在众多上映影片中,选择带娃去看了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。 影片讲述的东汉末年乱世中,曹操从讨董卓、迎天子到决胜官渡的故事。这部影片中的曹操,多是一身戎装束带的形象,与袁绍锦衣华服的贵胄风范形成了对比。此外,多处穿插曹操的《短歌行》《观沧海》等诗作,将其塑造为一位充满 ... 继续阅读

《绝叫》读后感

这部小说的特色是用了一、二、三人称的三条线三个视角交叉叙述,刚读起来因为故事线跳跃会有些接不上,随着情节发展三条线的走向愈发紧密,最终走向共同的终点。如此精巧设计,尤其是第二人称的描写,凸现出作者强大的谋篇布局和叙事的能力。第三人称从案发时开始,以警方的视角,描述警察如何侦办案件 ... 继续阅读

看《浪浪山小妖怪》

周末晚上,带着两个娃去看了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和之前热映的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一样,都是已经上映后口碑持续发酵一段时间,才迈进电影院的。相比之下,两个娃喜欢看《哪吒》,而我更喜欢这部电影,虽然没有《哪吒》的热血特效与逆袭爽感,却在“小人物叙事” 中找到了更多的情感共鸣。 《浪浪山 ... 继续阅读

《丁庄梦》读后感

这是电影《最爱》的原著小说,讲的是艾滋村的故事。原以为小说会很压抑、悲惨、无力,看过后才发现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艾滋病(它被称作热病),只是以它为背景讲述患病的人之间的相处、利益之争和情爱,写的都是人性,这个故事换成其他蔓延的绝症也可以讲得通。 小说中的灵魂人物是六十多岁的丁老头, ... 继续阅读

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读后感

看完了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,才发现它只是一篇中短篇小说,后来也才知道茨威格几乎没写过长篇。这部中篇小说集我没有看完,只看了其中的几篇。他的文风不合我的胃口,冗长的心理描写,拖沓的文字,看得让人着急,而且书中的人物都很奇怪和执拗,让我喜欢不来。 花痴的告白: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 ... 继续阅读